除草剂,具体是指用以消灭或控制杂草生长的农药。根据化学类型的不同,除草剂可分为苯氧乙酸类、磺酰脲类、磺酰胺类、咪唑啉酮类、嘧啶水杨酸类、芳氧苯氧丙酸类、环己二酮类、二苯醚类、四取代苯类等。其中,环己二酮类除草剂是一类具有选择性的内吸传导型茎叶处理剂,代表产品包括:烯草酮、噻草酮、丁苯草酮、禾草灭、稀禾啶等。
烯草酮(Clethodim)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17H26ClNO3S,分子量为359.91,常温常压下通常表现为淡黄色液体,与水部分混溶。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烯草酮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巴豆醛、乙硫醇、氯代胺、丙酰三酮等原材料及加工设备供应商;中游为烯草酮的生产和供应环节;而在下游,烯草酮有着除草活性高、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对野燕麦、狗尾草、牛筋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有着良好的除草效果,适用于大豆、花生、棉花、油菜等阔叶作物的种植和生长环节。
在疫情后期,由于新冠疫情的大面积流行和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全球粮食供给体系愈发不稳定,世界主要经济体高度重视粮食自给。而烯草酮作为一种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除草剂,其消费需求大量释放,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具体来看,在2023年,全球烯草酮市场规模达到5.9亿美元;并且预计在2024-2028年间,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近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8年有望突破7.8亿美元以上。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巴西烯草酮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巴西是一个农业大国,大豆、花生、棉花等为其优势农作物。以大豆为例,得益于适宜的自然环境、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巴西成为全球主要的大豆种植和供应国。根据巴西国家供应公司Conab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在2022/23年度,巴西的大豆产量达到1.55亿吨,较上一年度同比增长23.1%,并且预计在2023/24年度,这一数值还将增长到1.62亿吨,有望再创新高。而烯草酮作为大豆等阔叶作物实现除草效果的农药产品,在巴西市场上的应用空间巨大。
而就目前来看,巴西烯草酮市场仍对进口有着较大的依赖性,中国为其主要进口来源地。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1-5月,中国出口到巴西的农药产品(含烯草酮)数量达到13.69万吨,同比大涨236.2%,占中国农药出口总量的15.1%;同一时间段,中国出口到巴西的农药产品(含烯草酮)金额达到11.31亿美元,同比大涨404.5%,占中国农药出口总额的37.8%。新思界巴西市场分析师表示,巴西是中国烯草酮的热门出口目的地,未来随着巴西大豆、棉花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烯草酮的应用需求快速释放,中国产品在其进口市场中的比重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