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几大巴西肉食厂商被曝通过贿赂食品安监人员为腐坏肉类拿到许可,这绝对是巴西总统米歇尔·特梅尔最不愿听到的消息。
史无前例的“洗车行动”(Lava Jato)腐败丑闻给巴西政坛带来了巨大影响,投资者信心持续低迷,加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巴西目前的国民经济可谓腹背受敌。如今,这个国家久负盛名的牛肉出口产业也面临着灭顶之灾,因为包括全球最大的两家牛肉和家禽厂商JBS和BRF在内的多家巴西企业相继被爆出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严重违规行为,比如有些企业甚至利用酸性溶液清洗产品,以掩盖肉类变质带来的腐败气味。
一场名为“劣肉行动”的卧底调查曝光了这一丑闻。此后,包括欧盟、韩国和中国在内的主要进口国均宣布暂时中止对巴西牛肉产品的进口。据了解,中国是巴西牛肉产品最大的进口国,占巴西牛肉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刚刚于2015年恢复了因食品安全丑闻而中断的总额为120亿美元的巴西牛肉进口计划,但还不到两年中巴牛肉贸易又再次被迫中断。
巴西环境与自然资源研究所(IBAMA)已经得到消息,总计14个集装箱的来自非法砍伐土地的肉类产品已被发现。
虽然巴西牛肉产业一直因为森林砍伐和相对较低的就业贡献率而饱受诟病,但是总体来说这项产业在多数巴西人心目中仍然享有很高的地位。马吉表示,“这次调查不会对巴西禽肉产品的质量以及整个系统的可追溯性造成影响”。此外他还补充道,这个事件只是会引发人们对于某些行业从业者个人品质的质疑。这位部长本人就是巴西最大的大豆生产商Amaggi的控股人,他表示巴西官方已经明确追踪并及时召回了本次受到影响的肉类产品。
畜牧生产是全球农业生产的用地大户,每年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大约是全球排放总量的14.5%。据估算,巴西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有近一半都来自畜牧生产。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1990年到2005年间,大约80%的森林砍伐都与畜牧业草场开垦相关。
除此之外,肉类和奶产品生产所需水量约占人类总耗水量的8%,而其中大豆等饲料作物种植占了绝大部分。全球森林联盟一份名为《一份牛排背后的故事》(What’s at Steak)的文件也给出了类似的估算结果。
相关人士表示:“我们必须回归到传统的农业模式,保证‘自然’的生产环境,允许(牲畜)在草场上自由地散步进食,除了密集化生产带来的环境足迹影响,生产厂商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
将肉类产品出口到地球的另一端本来就是一个挑战。肉类产品容易腐烂,因此需要在保鲜期内被尽快消费掉,或者通过防腐或冷冻技术将其保存起来,而这两种方式都会带来一定的成本。
在巴西,农业产业势力巨大,已在国民议会中形成了名为“ruralista”的利益集团。这一拥有相当比例席位的农业政治集团极力打造出手握粮食安全的形象。此外,由于当地民众赋予了肉类食物极高的文化价值,环境非政府组织和科学家一般也不愿触及这一话题。他们最多是对更加高效和密集的生产方式予以支持,并表示这种方式应该仅仅局限在土壤肥力本已退化的地区。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新思界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巴西畜牧业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