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Fibergiass),简称玻纤,是以叶腊石、高岭土等为原料,经高温熔化、拉丝、烘干、络纱以及原纱再加工等环节而制成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玻璃纤维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叶腊石、石英砂、白云石等矿石原料及硼酸、纯碱等化工原料供应商;中游为玻璃纤维的生产和供应环节,产品不仅可以根据原料分为无碱纤维、中碱纤维、高碱纤维、特种玻璃纤维等,也可以根据单丝直径分为粗纤维(一般为30um)、初级纤维(大于20um)、中级纤维(10-20um)、高级纤维(3-10um)、超细纤维(小于4um)等;而在下游,玻璃纤维有着质地轻、机械强度高、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优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电子、化工、建材、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全球玻璃纤维区域格局及目标市场定位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受需求的大力驱动,全球玻璃纤维市场发展迅速。具体来看,在2023年,全球玻璃纤维市场规模达到297.4亿美元;并且预计在2024-2028年间,得益于应用范围的拓展和新兴市场的崛起,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超过8.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8年有望突破445亿美元。而其中,亚太地区是全球玻璃纤维行业的主要营收市场,在2023年的占比超过51%。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也是该地区极具投资潜力的玻璃纤维市场之一。在菲律宾,玻璃纤维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建材、能源等领域。例如在汽车领域,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的四大汽车生产国之一。具体来看,根据Marklines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菲律宾汽车产量达到10万辆,仅次于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而玻璃纤维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还能降低车身重量,减少油耗和尾气排放,在菲律宾市场上的应用需求量大。
另外在能源领域,菲律宾有着长达18533公里的海岸线,风能资源丰富,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近年来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菲律宾风电发电量及装机容量维持增长。具体来看,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4》中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菲律宾风力发电量达到12.95亿千瓦时,风电装机容量达到44.29万千瓦。而玻璃纤维有着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性优秀等特性,是制造玻璃钢风电叶片、风电机组罩等风电部件的关键材料,在菲律宾市场上的应用前景可观。
新思界全球市场分析师认为,就目前来看,菲律宾玻璃纤维市场供应仍依赖海外进口,中国则为其重要进口来源地。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玻璃纤维的出口数量达到183万吨,出口金额达到32.9亿美元;其中,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亚洲国家,是中国玻璃纤维的热门出口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