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疗器械,指用于诊断、预防、治疗眼部疾病或矫正视力的设备、器具、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相关物品。按照功能不同,眼科医疗器械分为检查类器械(眼压测量仪、眼科超声检查仪等)、视力矫正类器械(角膜塑形镜、角膜接处镜等)和治疗类器械(显微镜、超声乳化仪、飞秒激光机等)。
2024年全球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400亿美元,预计2032年其市场规模将增长至650亿美元。眼部疾病患病人数持续增长、国家投入建设眼科医院、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和技术进步,促进了中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超过200亿元(不包含隐形眼镜、角膜塑形镜等),其中眼科诊断及治疗类设备占比最大,达到50.3%。受眼疾患病率上升、居民护眼意识提高等驱动,巴西眼科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首先,各类电子产品大量普及和应用、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工作和生活压力加大等诸多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巴西居民眼疾患病率有所上升,其中以儿童和青少年这一群体较为突出。其次,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3年巴西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2%,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群体更易患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疾病。在此背景下,巴西眼科治疗需求将不断增长,进而有利于带动眼科医疗器械市场需求释放。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巴西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市场需求扩张,促使巴西从中国进口的眼科医疗器械总量呈现出增长趋势。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眼科医疗器械(海关编码:90185000)出口总量约为2534.3吨,出口总额约为11.3亿元;其中出口到巴西的总量约为145.3吨,同比近增长41.5%,出口总额约为5542.2万元,同比近增长42.2%,跃升为中国前五大出口市场之一。
新思界巴西市场分析师表示,眼科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器械产业的一个细分领域,能够帮助医生更好诊断和治疗患者眼部疾病问题。在多种因素影响提高眼部疾病患病率、老龄化进程加快、愈多居民重视眼部健康问题,以及政府不断完善眼科医疗服务体系等推动下,巴西眼科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但受限于产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目前巴西眼科医疗器械市场需依赖中国等海外国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