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氨酸(Glycine,缩写为Gly),又名氨基乙酸或氨基醋酸,是具有最小相对分子质量且有最简单分子结构的α氨基,化学式为C2H5NO2,外观呈白色至灰白色结晶粉末状,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
在上游,氨、甲醛、氰化氢等,是甘氨酸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其供应情况及市场价格的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甘氨酸产业的发展走向。以甲醛为例,在2021年,全球甲醛产能达到8045万吨/年;其中,中国、欧洲和美国,是全球主要的甲醛供应市场,产能分别达到48.9%、15.2%和10.4%。
在中游,甘氨酸的制备工艺较多,包括:一氯乙酸氨化法、施特雷克法Strecker、生物合成法等。其中,施特雷克法是国际上最常用的一种甘氨酸生产方法,有着相较于其他制备工艺,更少的原料消耗、更低的生产成本,以及更高的产品质量高(99%)。
而在下游,甘氨酸的应用广泛,涉及到食品加工、化工、农药、医药、饲料等多个领域。近年来,伴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释放,全球甘氨酸市场发展迅速。具体来看,在2024年,全球甘氨酸市场规模达到102.0亿元;并且预计在2025-2029年间,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超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9年有望突破到118亿元以上。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德国甘氨酸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在德国,甘氨酸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饲料等领域。例如在饲料领域,畜牧业是德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牛肉等肉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受此影响,德国的饲料工业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根据奥特奇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在2022年,德国的饲料产量达到24.396百万吨,居于全球第10位。而甘氨酸是饲料添加剂的一种,应用于饲料加工环节中,不仅能为畜禽饲料添加关键营养补充成分,还可以有效防止饲料氧化变质,进而延长其保鲜期,因此近年来德国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也释放了大量的甘氨酸应用需求。
但就目前来看,德国甘氨酸市场供应仍依赖海外进口,中国则为其重要进口来源。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中国甘氨酸(海关编码:29224919)的累计出口数量达到746386.844吨,出口金额达到289018万美元;其中,出口到德国的甘氨酸数量达到81312.691吨,占比约为10.89%,金额达到29594.37万美元,占比约为10.24%,均仅次于美国。新思界德国市场分析师表示,未来伴随着德国医药、饲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甘氨酸等材料的应用需求不断释放,中国产品在其进口市场中的比重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