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抖音、快手等独占市场的时候,由UC所孵化出的一款印度短视频产品VMate获得了阿里巴巴一笔超亿美元的融资,VMate团队优势明显从UC剥离的,而UC从2009起就已进入了印度市场。
在VMate看来,印度和中国下沉市场的情况极为相似。中国的下沉市场用户体量巨大,有表达欲望和表达能力,但并没有一个合适的表达平台,直至快手出现,搭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内容社区,让底层和中腰部的内容创作者和头部获得同样的展示空间。
同样,在印度,理解英语的精英阶层不到2亿且增长缓慢,但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来自低线城市和农村的用户在大幅增长。与此同时,印度还存在贫富差距大、对女性不够友好等问题,这些表达欲极强的用户同样也缺少一个表达自我的平台。
做社区的核心点,在于让内容生产者从消费者中成长起来,但对于跳过PC时代直接触及移动互联网的新兴用户而言,如何更好的创作内容还是需要平台去指导和推动。
为此,VMate搭建起了自己的内容体系:先找到一批人作为“星探”去线下挖掘各类民间艺人,同时也要教会他们拍摄视频内容。再运用剧本预设模式,让运营团队和核心用户做音乐和剧本,再通过活动让其他用户参与进来,进一步放大影响力。
社区的优势就在于强社交关系能够营造出良好社区氛围,进而增强用户粘性,程道放也表示,印度的线下社交网很小,几个达人就能带动整个村子都用VMate。用户规模起来了,粘性有了,但VMate还需要面对的问题是这些中下层用户的商业价值究竟几何。
相比很难打破垄断体系的广告,VMate还是更看好to C向业务,如打赏、带货。目前印度电商在基建、物流等方面上和中国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因此VMate的商业化还是会从打赏入手。
去年4月,VMate开始尝试短视频打赏,用户在发布内容、评论点赞后都可获得VCoin,之后VCoin可用来打赏喜欢的视频或者在积累后提现。在这种模式下,VMate不仅提升了用户活跃度,还使得内容创作者获得了额外收入,对此后的创作产生激励作用。
目前印度的GDP大约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左右,但整体消费习惯比中国的四分之一还要稍微差一点。因为这一点,短视频行业只能是先放慢商业化脚步,持续做内容生产,挖掘用户价值,之后再逐步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印度短视频市场发展研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