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类是继粮、棉、油、菜之后的第五大作物群,是人类最早利用的纤维之一。黄麻,别名有火麻、绿麻、天紫苏、麻骨头等,是一种长而柔软的、有光泽的植物纤维。黄麻的本种茎皮富含纤维(黄麻纤维),具备着吸湿性能好、散失水分快等特点,可直接制成绳索及织制麻袋,或者加工制成麻布、地毯等产品。
黄麻为热带、亚热带作物,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拉丁美洲地区,涉及到的国家包括:印度、孟加拉国、中国、泰国、越南、缅甸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6-2019年间,全球黄麻种植面积维持着递增趋势,到2019年达到了157.6万公顷;与此同时,2019年全球黄麻产量达到了369.8万吨。其中,印度和孟加拉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黄麻产出国和输出国,合计占据着全球黄麻总产量接近98%的比重。
其中,孟加拉国被誉为“黄麻之国”,黄麻也一直以来都是该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从自然环境来看,孟加拉国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境内河道纵横密布,非常适合黄麻种植。而从社会环境来看,孟加拉国为全球第八人口大国,人口总数多达1.6亿人,劳动力资源充足且成本低廉,而黄麻作为孟加拉国的重要经济作为,该国农户对其的种植和生产热情普遍较高。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6年孟加拉国黄麻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就目前来看,黄麻已经成为了孟加拉国的第一产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6-2019年间,孟加拉国黄麻种植面积维持着增长趋势,到2019年达到了78.4万公顷,较上年同比增长约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孟加拉国的黄麻单位面积产量上升到了2155.8千克/公顷,产量超过了168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近5个百分点,占据着全球黄麻总产量接近43%的比重,仅次于印度(产量占比为55%)。
新思界孟加拉国市场分析师表示,一直以来,黄麻都是孟加拉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在近年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孟加拉国成为了全球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黄麻产出国。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纺织行业对黄麻及其他纺织用韧皮纤维的应用需求增加,孟加拉国也因此成为了中国的重要黄麻进口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孟加拉国的出口收入。在未来,随着孟加拉国政府对黄麻产业的愈发重视,行业内加快与国外纺织行业的接触交流,本国的黄麻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加强,产业的发展前景也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