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电表,是由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等功能的电能表,是智能电网终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智能电表行业的上游主要为电子元器件、电路线等各种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主要为IC卡电表、多费率电表、多功能电表等产品生产商;而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力公司、电力设备采购商、能源公司和终端用户等领域。
近年来,在“双碳”背景下,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而智能电网也是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项目之一。在2022年,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达到了950亿元,同比增长了11%,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石”,其市场需求增长空间也随之扩大。具体来看,在2021年,全球智能电表出货量达到了10.4亿台,较上年同比增长7%;与此同时,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也增长到了132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7.5%。总的来看,目前全球智能电表行业发展仍维持着较高景气度。
而从地区发展情况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地区,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地区,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均是全球智能电表行业的主要营收市场,在2021年分别占据着35%、32%和22%的比重。其中,泰国是东南亚的第二大经济体,为“亚洲四小虎”之一,经济发展形势向好。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海外投资活动的愈发频繁,泰国市场对电力需求呈现强劲增长。而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泰国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仅积极部署了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还制定了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推进智能电网项目实施。在此背景下,泰国的智能电表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7年泰国智能电表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然而,从供应端来看,泰国本土智能电表制造商的生产规模并不大,且拥有着的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也因此导致泰国市场对进口智能电表有着较大的依赖性。而在近几年,中国的电力设备企业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引导下,纷纷加快了海外扩张速度。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智能电表出口数量累计达到了4448.7万只,出口目的地就集中在印尼、越南、泰国等临近国家。
新思界泰国市场分析师表示,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海外投资活动的愈发频繁,泰国市场对电力需求呈现强劲增长,国内智能电网项目投资前景可观。而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石”,泰国市场对其的应用需求增长空间大,但由于本土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未来中企进入泰国智能电表市场的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