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绵钛为钛金属单质,是由二氧化钛含量90%以上的钛矿或高钛渣,经过氯化精制得到四氯化钛,再与镁高温下发生海源反应生产而成的,一般为浅灰色颗粒或海绵状,是生产钛材的重要原材料,其终端应用主要集中在航空和工业这两大领域,合计占比接近90%。
目前,全球海绵钛产业正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具体来看,在需求方面,在2017-2019年间,伴随着下游需求的释放,全球海绵钛消费需求量维持逐年递增趋势;但在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打击,这一数值出现了大幅缩减,产品价格随之下降;而在随后两年,得益于疫情形势的好转,全球海绵钛消费市场回暖,产品价格也基本恢复到疫情前市场水平。而在供应方面,在2017-2022年间,全球海绵钛产量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到2022年达到了28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中国、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为全球主要的海绵钛供应市场。
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海绵钛供应市场,但其上游钛铁矿仍依赖进口,这也给国内的海绵钛及整个钛工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乌克兰是全球钛铁矿资源储备国和供应市场,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统计并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乌克兰钛铁矿资源储量为590万吨(以TiO2计),位于世界第十;同年,乌克兰钛铁矿产量达到了43万吨(以TiO2计),位于世界第六。而俄罗斯的钛铁矿产量较低,由于紧邻乌克兰,其国内的钛铁矿供应主要来源于乌克兰。因此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很难再从乌克兰进口钛铁矿,进而导致国内海绵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俄罗斯海绵钛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俄罗斯转而扩大了从华进口的海绵钛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绵钛生产和出口市场,且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较近,交通运输便利,对俄出口潜力也相对较大。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并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1-5月,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海绵钛数量为1819.2吨,占中国海绵钛出口总量(约2218.5吨)的82%,稳居第一。俄罗斯也因此成为中国海绵钛的最大出口目的地。
新思界俄罗斯市场分析师认为,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海绵钛供应市场,但其上游钛铁矿高度依赖进口,且主要来源于乌克兰。因此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由于原材料的供应不足,俄罗斯海绵钛市场对外依存度大幅提升,中国成其最大进口来源地,这也为中国海绵钛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大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