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

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新加坡> 投资环境
新加坡葡萄酒市场需求量大 外企布局潜力较大
时间:2023年08月31日 来源:www.newsijie.cn 作者:林谖 点击量: 4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从分类来看,目前市面上的葡萄酒类型较多,可以根据酒中二氧化碳含量细分为静止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这两种,也可以根据颜色细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这三种,还可以根据含糖量细分为干型、半干型、半甜型和甜型这四种。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生产流程可大致分为葡萄采摘、压榨、发酵、陈酿和包装等多个阶段。其中,葡萄采摘是葡萄酒生产的最基础环节,葡萄供应量的多少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葡萄酒行业的发展趋势。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9-2022年间,全球葡萄产量维持着约3.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2年达到了2741.7万公吨。而上游相对充足的生产原料,也给全球葡萄酒供应量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根据国际葡萄于葡萄酒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9-2022年间,全球葡萄酒产量始终维持在260亿升左右,在2022年达到258亿升,同比下滑了1%;其中,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等,为全球主要的葡萄酒供应市场。

而新加坡,虽然不是葡萄酒生产大国,但却是东南亚葡萄酒的最大消费市场。具体来看,新加坡国土面积小,但却存在着400多家专营葡萄酒商店和1000多家销售葡萄酒的餐厅酒吧,人均葡萄酒年消费量也相对较高,大约在2L左右,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仍将延续增长趋势,到2024年有望突破3L。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加坡是一个移动城市国家,在酒精饮料方面的消费习惯偏向西方,尤其是中青年一代和留学归来的老一辈人,都将葡萄酒视为生活社交中必不可缺的一种饮品;除此之外,新加坡的气候条件适宜、政治环境稳定、基础设施完善,是欧美人士考虑旅游、居住或移民的热门目的地,这也因此为该国的葡萄酒消费市场发展注入了活力。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7年新加坡葡萄酒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而在供应端,由于生产原料的缺少,新加坡本土并不生产葡萄酒,几乎全球依赖海外进口,这也因此为一些国际葡萄酒贸易商进入新加坡市场创造了机会。就目前来看,在新加坡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是Berry Bros. & Rudd(英国)、Corney & Barrow(英国)、Pernod Ricard(法国)、Treasury Wine Estates(澳大利亚)、Vina Concha y Tora (智利)等跨国葡萄酒企业,且多针对的是国内中高端的葡萄酒消费需求;而相比之下,中国的葡萄酒品牌影响力并不高,仅在当地的中低端领域尚存一定竞争力。

新思界新加坡市场分析师认为,受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新加坡的人均葡萄酒消费量较高,成为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最为成熟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但由于上游原料的短缺,新加坡本土并不生产葡萄酒,其市场供应主要进口进口和外企生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葡萄酒企业布局新加坡市场创造了机会。

 

关键字: 葡萄酒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