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放在内部燃烧产生的热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基于奥托循环或迪塞尔循环,通过燃烧室中的燃料燃烧驱动活塞往复运动,进而转化为旋转动力。
内燃机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法国发明家约瑟夫·尼科尔(Joseph Cugnot)制造了第一辆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汽车。随后,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Nikolaus Otto)和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在此基础上,相续制造了四冲程内燃机和柴油内燃机。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居民对减少碳排放的共识增强,内燃机开始逐渐向电动化转型。尽管面临环保挑战,内燃机仍是现代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乃至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之一。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俄罗斯内燃机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俄罗斯是全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等。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从交通运输到工业生产,从农业机械到发电设备,内燃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了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着俄罗斯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和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内燃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来源,需求持续增长。
以建筑行业为例,为了提升国家的交通运输能力,俄罗斯加大了对公路、铁路和港口的投资力度。2023年,俄罗斯政府计划未来对重要铁路线——包括9289公里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进行现代化改造,还计划扩建亚速海、黑海和里海港口的运输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而这些机械和车辆的核心部件便是内燃机。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实施,俄罗斯市场对内燃机的需求水涨船高。
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善的内燃机制造大国,政府还发布了《内燃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旨在引领内燃机行业高质量方向转型,并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因此,中国内燃机深受国际市场欢迎,出口规模逐年扩大。根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中国内燃机行业进出口总额257.74亿美元,同比增长3.34%,其中,进口7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出口186.10亿美元,同比增长5.20%。
新思界俄罗斯市场分析师认为,中国与俄罗斯在经济贸易上的往来关系密切,双方在多个领域都有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随着俄罗斯经济稳定增长,各行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使得市场对内燃机的需求相当旺盛。中国内燃机制造企业可以利用自身在成本控制、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为俄罗斯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