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化,是塑性橡胶转化为弹性橡胶或硬质橡胶的过程,通常也是橡胶制品生产的最后一个工艺过程。正常来看,橡胶硫化主要是利用硫磺来实现的,但由于硫磺与橡胶之间的反应速度较慢,因此促使了硫化促进剂的诞生。而橡胶促进剂即为橡胶硫化促进剂,是一种无味白色粉末,易溶于苯、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添加到胶料中,有着降低橡胶硫化温度、缩短橡胶硫化时间的作用。
从分类来看,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橡胶促进剂可分为噻唑类、次磺酰胺类、秋兰姆类、硫代甲酸盐类、胍类、硫脲类、醛胺类、黄原酸盐类这八种。根据PH值的不同,橡胶促进剂可分为酸性(包括噻唑类、秋兰姆类、硫代甲酸盐类、黄原酸盐类)、中性(包括胍类、醛胺类)、碱性(包括硫脲类、次磺酰胺类)。另外,根据促进速度的不同,橡胶促进剂还可分为慢速级(如醛胺类、硫脲类)、中速级(如胍类)、准速级(如噻唑类、次磺酰胺类)、超速级(如秋兰姆类)、超超速级(如硫代甲酸盐类)。
橡胶促进剂有着抗焦烧性强、硫化速度快、定身强度高、安全高效等特性,是天然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再生橡胶的后效性促进剂,多被用来制造电线电缆、轮胎、胶布、胶鞋等橡胶产品。近年来,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释放,全球橡胶促进剂市场发展迅速。具体来看,在2023年,全球橡胶促进剂市场规模达到177.6亿元;并且预计在2024-2028年间,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超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8年有望突破到200亿元以上。
巴西,是全球重要的橡胶促进剂需求市场。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巴西橡胶促进剂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得益于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巴西橡胶产业发展迅速,年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0%左右。而橡胶促进剂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工业中的辅助剂,有着加快橡胶硫化反应、改善橡胶产品性能等效果,伴随着巴西橡胶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应用需求的增长空间也相对较大。
然而就目前来看,巴西橡胶促进剂市场供应仍对进口存在着较大依赖,中国则为其重要进口来源地。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橡胶促进剂的出口数量为15.9万吨,出口金额为56724.3万美元;其中,出口到巴西的橡胶促进剂金额为2519.2万美元,占比约为4.4%。新思界巴西市场分析师表示,巴西成为中国橡胶促进剂的出口目的地之一,未来伴随着巴西橡胶产业的快速发展,橡胶促进剂等橡胶助剂的应用需求持续释放,中国产品在其进口市场中的占比较大,中企的投资前景也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