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炭,又称为草炭、泥煤,是一种由植物残体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分解形成的有机沉积物。在自然状态之下,泥炭是由液相、气相和固相这三种相态合成的。泥炭具有无污染、杀菌能力强、结构稳定性高等特点,在农业、工业、能源等领域广泛应用。
泥炭是一种高有机质、高腐殖酸、富含纤维的有机矿物,不仅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生物种群扩展和活性发挥,还对构建健康土壤生态系统具有明显作用。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和芬兰是全球主要泥炭资源国,其中俄罗斯泥炭资源储量近1870亿吨,占全球泥炭总储量的33%左右。俄罗斯泥炭属于草本泥炭过渡泥炭,炭有机质达83%以上,腐植酸在31%以上,是制造土壤调理剂、有机肥料等产品不可多得的优质泥炭原料。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俄罗斯泥炭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近几年随着国家保护政策出台和执法趋严,中国泥炭开采一直受到限制,主要依赖于进口。俄罗斯泥炭资源丰富,且大部分泥炭地位于西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国相邻,铁路运输距离只有4000公里左右,运输优势十分明显。因此,中俄两国泥炭产业合作潜力较大。
由于俄罗斯泥炭开采运输是一种境外投资经营活动,具有泥炭开采规范限制、环境保护严格、投资额度大等风险,因此俄罗斯泥炭市场适合实力强大、管理规范的大型企业进入,这不仅能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也有助于促进中俄双方泥炭全产业链合作。青岛本大福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泰长福农业有限公司、西安集佰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中国企业纷纷开拓俄罗斯泥炭市场。西安集佰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俄罗斯苏迪斯拉沃泥炭公司签订泥炭资源供给协议,充分利用俄罗斯低位藓类泥炭资源优势和技术创新优势,加强战略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实力,也促进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思界俄罗斯市场分析师表示,俄罗斯泥炭资源丰富,是中国泥炭主要的进口来源国。中企在引进俄罗斯泥炭资源同时,应积极引进俄罗斯泥炭新技术,以加速中国泥炭产业技术进步,满足不断增加的多样化市场需求。随着中俄泥炭产业合作进程不断推进,俄罗斯泥炭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