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on-ionic surfactant),是一种分子中含有在水溶液中不离解的醚基为主要亲水基的表面活性剂,其表面活性由中性分子体现出来。从分类角度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品种类较多,可根据亲水基的结构分为:烷醇酰胺类、多元醇类、聚氧乙烯醚类、嵌段聚醚类、氧化胺类等。
从应用角度来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着稳定性高、相容性好、增溶作用强、抗静电效果好、毒性低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纺织、皮革、洗涤剂、农药、化妆品、造纸等多个领域。近年来,伴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释放,全球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市场发展迅速。具体来看,在2018-2023年间,全球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市场规模维持着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3年达到了215.2亿美元;而其中,亚太、北美以及欧洲地区,均是全球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行业的主要营收市场。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俄罗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在俄罗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纺织、洗涤剂、农药、造纸等领域。例如在造纸领域,俄罗斯是全球纸浆生产大国,拥有超500家的制浆造纸企业,如Ilim集团、阿尔汉格尔斯克、 Segezha 集团等。根据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俄罗斯纸浆的年产量在1000万吨左右,每年出口量维持在210-230万吨之间。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涉及到制浆、漂白、废纸脱墨、造纸施胶等多个环节,不仅可以提高造纸效率,还改善了纸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得纸张更加适合各种使用场景,在俄罗斯市场上的应用前景相对可观。
然而在供应方面,俄罗斯本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产能仍处于较低水平,较难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进而导致市场对进口的较大依赖,中国则为其主要进口来源地。具体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1-9月,中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累计出口金额达到54209万美元;其中,出口到俄罗斯联邦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金额达到2064.62万美元,占比约为3.8%,仅次于印度和越南。
新思界俄罗斯市场分析师表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广泛,涉及到纺织、洗涤剂、农药、造纸等多个领域。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需求市场,但在供应方面,其市场仍对进口存在着较大依赖,中国则为其主要进口来源地,中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供应商布局俄罗斯市场的机会也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