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合铜箔,是一种新工艺,以PET、PP、PI等高分子材料为基材,上下两面沉淀金属铜,其结构类似于三明治,由铜-高分子-铜复合而成,主要制备工艺有真空磁控溅射、真空蒸镀法、化学沉积法等。从产业链来看,复合铜箔产业上游是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纯铜、基膜、电镀添加剂等;复合铜箔产业下游是应用领域,相比传统铜箔,复合铜箔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机械强度、安全性等特点,主要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家电等领域应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泰国复合铜箔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随着焊接工艺不断进步以及电池等下游领域需求扩张,全球复合铜箔市场将呈现积极发展趋势,预计2025年全球复合铜箔产量将达到28.00亿平方米,市场渗透率将为9%。2023年中国锂电池产业规模高达939.00GWh,受此带动,复合铜箔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23年中国复合铜箔市场空间在92.00亿元以上,预计2024年将增长至180.00亿元以上。
泰国是全球复合铜箔市场重要参与国之一。在下游领域方面,铜箔是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核心材料,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铜箔厚度减薄,铜箔生产成本增加、安全性降低等问题凸显出来,在此背景下,复合铜箔逐渐成为传统铜箔的替代产品。近年来,泰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带动锂电池需求不断扩张,而复合铜箔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有望得到释放。根据Autolife发布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泰国纯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超过了7.63万辆,增幅高达684%。
2024年8月,隆扬电子(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20亿元资金,在泰国北柳府建设复合铜箔生产项目,主要生产带载体极薄可剥铜箔、雷藤电缆屏蔽铜膜、纳米散热石墨铜箔等复合铜箔产品,以满足东南亚市场需求,同时加快全球布局进程,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新思界泰国市场分析师表示,复合铜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机械强度、安全性等优势,是传统铜箔理想替代产品。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全球复合铜箔市场渗透率将不断提升,增量空间广阔。为加快汽车产业电气化进程,泰国政府积极支持整个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发展,而复合铜箔作为电动汽车用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可挖掘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