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Sulfur),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S,通常是以单质硫、硫化物、硫酸盐的形式存在。而单质硫又名硫磺(Sulphur),是一种二元无机强酸,外观呈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乙醚、二硫化碳、乙醇等溶液。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硫磺行业的上游主要为自然硫、硫矿等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供应商;中游为硫磺的生产和供应环节,产品不仅可以根据晶形分为斜方晶硫、单斜晶硫、非晶形硫等,还可以根据用途分为工业级硫磺、食品级硫磺等;而在下游,硫磺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多用来生产焦亚硫酸钠、磷酸一铵、硫酸、六氟化硫等,在农药、医药、橡胶、染料、化工、化妆品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全球硫磺区域格局及目标市场定位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受需求的大力驱动,全球硫磺市场发展迅速。具体来看,在2023年,全球硫磺市场规模达到554.2亿元;并且预计在2024-2028年间,得益于应用范围的逐渐拓宽及新兴市场的加速崛起,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3.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8年有望突破到655亿元以上。
坦桑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是一个农业国家,有一半的国土用于农业活动,农业产值也始终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体来看,根据坦桑尼亚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农业占据着该国GDP大约30%的比重,包括玉米、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和咖啡、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而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坦桑尼亚政府逐渐加快对农药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在此背景下,硫磺作为无机农药中的重要品种,可加工成胶悬剂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如蚜虫、白粉病、黑斑病等,可促进作物生长,在坦桑尼亚市场上的应用需求旺盛。
然而,由于上游原材料(硫矿)的供应短缺,目前坦桑尼亚硫磺市场供应仍高度依赖海外进口,中国为其主要进口来源地。具体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硫磺的出口数量达到2万吨,出口金额达到4.6百万美元;其中,出口到坦桑尼亚的硫磺数量达到1.8万吨,占比约为90%,金额超过3.2百万美元,占比约为70%,均居于首位。
新思界全球市场分析师表示,硫磺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橡胶、染料、化工等多个领域。坦桑尼亚是全球重要的硫磺需求市场,但在供应方面,由于原材料的供应短缺,其市场仍高度依赖海外进口,中国为其主要进口来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