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玻璃,又名光电玻璃,是一种将太阳能光伏组件压入,能够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光伏玻璃行业的上游主要为纯碱、石英砂、燃料等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供应商;中游为光伏玻璃的生产和供应环节,产品可根据特性和用途的不同,细分为超白光伏压花玻璃、超白加工浮法玻璃、TCO玻璃、背板玻璃等;而在下游,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封装的主要耗材,有着保护电池片和透光的重要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光伏产业。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全球光伏玻璃区域格局及目标市场定位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对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布局也随之加快,全球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4》中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全球光伏发电量达到16415.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2%;同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1896.90万千瓦,同比增长32.2%。在此背景下,光伏玻璃的应用需求大量释放,其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具体来看,在2023年,全球光伏玻璃市场规模达到181.5亿元;并且预计在2024-2028年间,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接近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8年有望突破241亿元。
柬埔寨,拥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年日照时间长达300天以上,各地的太阳能总辐射量在1607kWh/m2-1972kWh/m2之间,有着极大的光伏开发潜力。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柬埔寨光伏装机容量增长迅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柬埔寨累计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3977MW;其中,光伏装机容量达到436.67MW,占比约为10.98%。而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封装的主要耗材,伴随着柬埔寨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市场需求也随之释放。
但就目前来看,柬埔寨光伏玻璃市场供应仍依赖海外进口,中国则为其重要进口来源地。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光伏玻璃的出口数量达到225.29万吨,同比增加6.83%,仅12月就出口了21.95万吨,环比增加7.60%,同比增加26.66%;其中,出口到柬埔寨的光伏玻璃数量达到1.90万吨,环比增长111.11%,占比约为8.67%,仅次于越南、印度和韩国。
新思界全球市场分析师表示,在“双碳”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加快能源转型,全球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柬埔寨的光伏开发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光伏装机量的增加,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封装的主要耗材,其应用需求也随之释放。但在供应方面,柬埔寨光伏玻璃市场仍依赖海外进口,中国则为其重要进口来源地,中国光伏玻璃制造商布局柬埔寨市场的机会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