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

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印度> 投资环境
印度:国防工业与军事领域现状分析
时间:2017年11月30日 来源:www.newsijie.cn 作者:张良 点击量: 9

国防工业是研制,生产军事装备的部门的总称。亦称军事工业。它包括枪炮、弹药、坦克、装甲车辆、工程机具、军用飞机、军用舰艇、军用电子设备、火箭和导弹、核武器、军用航天器以及其他军事装备等工业企业部门。

国防工业是国防经济的核心,是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印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体系完整、规模较大的国防工业,但武器装备却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根据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公布的数据,印度国防工业整体对外依存度超过50%。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武器装备的研制与服役,印度国防科研生产能力有明显提升,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防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为此,印度通过设立国防创新基金、改革科研管理体制等途径,提升国防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印度政府负责国防科研的部门包括国防部、航天部和原子能部。国防部下属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是国防科研的核心和骨干力量,集国防科研管理、执行职能于一身,在印度各地共拥有52家科研院所,覆盖航空、海军系统、兵器、战斗车辆与工程、导弹、电子与计算机科学、微电子设备、生命科学、材料等领域,承担着印度几乎全部的武器装备研发任务。航天部下属的印度航天研究组织主要负责航天工业的科研管理。原子能部下属的原子能委员会负责核工业的科研管理。

据印度官方统计,印度国防部研发总费用大约90%用于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印度其他参与国防科研的力量中,大学、国家科研院所主要承担基础性研究,由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以“资助研究”的形式提供经费。军工企业科研机构主要参与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的研发项目。

作为印度最重要的国防科研机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研发的半数以上装备的进口比例都控制在30%以下,但空中预警和控制系统、“布拉莫斯”超声速巡航导弹系统、远程地对空导弹、“阿琼”主战坦克等重要装备的进口比例超过50%。这些重要装备采用的核心部件多数为进口,如“阿琼”主战坦克的动力系统和火控系统、“光辉”轻型战斗机的引擎都是从国外引进,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总体设计以及动力装置、阻拦装置、喷气偏流板、升降机等主要关键设备均依赖国外,表明印度在这些关键领域能力的缺失。

印度的国防能力严重依赖进口,这一点完全不符合国防自主化目标。1992年,印度国防部成立了自主化评估委员会(SRRV),在经过深入研究后制定了“十年期自主发展计划”,其中提出了自主指数(SRI)的概念,即国产装备在武器装备采购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该计划要求到2005年,将自主指数由1992~1993年的30%提高至70%。

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在充分考虑数据统计等复杂因素的基础上,计算得出印度国防工业2006~2010年的自主指数分别为47.93%、41.6%、26.4%、37.8%和38.5%。此外,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还分析得出印度国有军工企业和兵工厂的进口依存度约为42.6%,其中,最大的军工企业,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进口依存度更是高达70%。

印度长期依赖进口,技术引进消化和再创新较差,关键技术和高端生产能力一直受制于人,几乎所有的重点项目都面临着超期和预算超支等问题。“阿琼”主战坦克原定于1984年投入批量生产,但最终在1995年才完成研发,且项目超支高达1884%,军方订购量也大幅缩减。

印度提出在引进法国“鱼”及潜艇后自主设计建造常规潜艇,但由于国产AIP技术久攻不克,该目标至今仍难以实现。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研制生产的“光辉”战斗机,受航空电子设备、起落装置和推进装置等关键系统限制,经过30余年研发才获得作战许可。印度空军决定将“光辉”战斗机部署在远离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的印度南部,可以看出印度军方对该型战斗机的作战性能缺乏信心。

新思界分析师认为,尽管印度的科研创新体系规模不小,但国防研发投入不足且投入方式不当。自2001财年以来印度国防研发预算占国防总预算比例一直维持在6%左右,远低于美国等超过10%的比例,且投入比例不当。如获科研投资最多的政府机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其应用研究经费占总经费约90%,影响了国防基础和前沿技术的发展。

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印度军事领域发展研究分析报告》

 


关键字: 军事装备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