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

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印度> 产业研究
印度达巴瓦拉成为物流领域的一大惊喜
时间:2017年11月15日 来源:www.newsijie.cn 作者:张良 点击量: 44

达巴瓦拉(英语:dabbawal),意为“饭盒人”,是指印度孟买从事将刚做的午饭饭盒从上班族的住家运往他们工作地点,并且将空饭盒带回来这一行业的人,他们使用多种交通工具。达巴瓦拉的服务即使在孟买季风的恶劣天气也是不间断的,他们是繁忙城市一道日常风景,也是一个传承百年的仪式。

据了解,在孟买城铁“教堂门”终点站外,常常聚集着一群身着素衣、头戴白帽的工人,每个人的脚边,都卧着一块两米多长、半米见宽的木板架,板架边缘箍着一圈“铁栅栏”。

当一列城铁悠悠驶进站台,还没完全停稳,另一群素衣白帽的工人跳出车厢,扛着、顶着排满板架的金属饭盒,迎向同行。两股工人很快汇成一堆,快速分辨着每个饭盒上密码般的彩色字样;两三分钟内,所有饭盒就换了手,被架上推车和自行车,或撑在头顶,四散而去,融入熙熙攘攘的车流和人群中,带着热气的咖喱香,飘散在城市空气中。

他们就是达巴瓦拉,关于达巴瓦拉这一行当的起源,较为公认的说法是:1890年,来自邻近小镇浦那的年轻人马哈德奥在孟买召集了100多名同伴,为城市居民提供午饭递送服务。当时的孟买人口已近百万,这一支百人“送饭队伍”极不起眼,但这一行当的兴起,反映的是城市形态进化和劳动方式变革的时代背景。

早在17世纪,孟买就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总部驻地。随后200年间,城区人口随着殖民势力的扩张快速增加。1817年开始的霍恩比填海工程在近30年间将彼此独立的孟买七岛连接成一片广袤的陆地,城市面积因此大幅增加;1853年,印度首班客运列车驶入孟买,带来源源不断的劳动力;1869年,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大大拉近了孟买与欧洲的距离,使之成为阿拉伯海上最大海港之一。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也催生了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形态。随着大量企业在孟买南部集聚,如何解决午饭问题成为困扰上班族的一大难题,达巴瓦拉应运而生,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壮大规模。

如今,孟买约有5000到6000人从事这一行业,每天递送的饭盒数量超过20万份。如果说贯穿南北的3条市内铁路就像孟买的主动脉,达巴瓦拉则像是血管中涌动的红细胞,为在这个城市打拼的人们带来“爱的供养”。

印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现代物流网络远不如中国和欧美国家发达。无论是海外的UPS、DHL还是中国的“四通一丰一达”,都借助先进电子技术实现了货品的全程跟踪扫码,但关于快递丢件和延误的顾客投诉仍屡见不鲜。

大部分达巴瓦拉都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底层市民。统计显示,这一行业从业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小学5年级,给快递员配备联网智能手机、实施电子化跟踪监控那样的操作更无从谈起。然而,这支看似毫无“技术含量”的送餐队伍,却创造了一个“素质奇迹”:在孟买,最多每两个月才会出现一次关于午餐错配的投诉。这意味着,在达巴瓦拉体系中,配送错误率小于千万分之一。

秘诀在哪?就在达巴瓦拉独一无二的“密码系统”。每个饭盒都附有一个金属材质的标签,寥寥几笔不同颜色的字母符号,就把始发车站、抵达车站和精确至楼层的收货地点标识得一清二楚。这些外人完全不明就里的神奇符号,正是每个达巴瓦拉都需要牢记的“通信协议”,其功能类似现代快递公司贴在每个包裹上的条形码,确保每个饭盒不会“迷路”,顺利传递到主人手中。

新思界分析师认为,在效率和诚信度上多年的好口碑,达巴瓦拉一直是孟买人眼中“可靠”的代表。不少客户会在饭盒中塞入信件、票据甚至情书顺带递送。这也为达巴瓦拉带来新的经营思路,现在,孟买部分城区的市民已经可以通过达巴瓦拉寄送小件包裹。相较效率低下的印度邮政体系,达巴瓦拉提供近乎“及时达”的快递服务,成为物流领域的一大惊喜。

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2022年印度物流领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分析报告》


关键字: 物流领域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