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盆子酮(P-Hydroxyphenyl butanone),又称树莓酮、悬钩子酮,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酚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10H12O2,分子量164.22,外观呈白色针状结晶或粒状固体,带有覆盆子香气和水果香甜味,不溶于水和石油醚,能溶于乙醇、乙醚和挥发性油。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覆盆子酮行业的上游主要为苯乙酮、还原剂、氧化剂等原材料及加工设备供应商;中游为覆盆子酮的生产和供应环节,制备工艺包括:生物合成法、化学合成法等,其中生物合成法有着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环保效果好等优点,是当前工业化生产覆盆子酮的最主要方法;而在下游,覆盆子酮是一种天然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医药制造、保健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伴随着下游需求的不断释放,全球覆盆子酮市场发展迅速。具体来看,在2024年,全球覆盆子酮市场规模达到1.7亿美元;并且预计在2024-2029年间,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到2029年有望突破到2.4亿美元以上。而其中,东南亚地区是全球覆盆子酮行业发展的一大新兴市场。
新加坡是东南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该地区重要的覆盆子酮需求市场。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新加坡覆盆子酮市场投资环境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例如在医药领域,自2000年政府正式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国家战略项目以来,新加坡的医药行业展露出强劲发展势头。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新加坡医药市场规模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1.8%;并且预计在未来5年内,这一数值还将维持着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而覆盆子酮有着诸多健康益处,如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血糖、改善心血管健康等,因此近年来新加坡居民医疗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医疗保健体系的完善,也释放了大量的覆盆子酮应用需求。
但在供应方面,新加坡覆盆子酮市场仍依赖海外进口,中国则为其重要进口来源。具体来看,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覆盆子酮的出口总量约为1846.4吨,出口总额约为2.6亿元;其中,印尼、新加坡、印度等亚洲国家,是中国覆盆子酮的热门出口目的地。
新思界新加坡市场分析师表示,覆盆子酮是一种天然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制造、保健品等多个领域。新加坡是全球极具投资潜力的覆盆子酮市场之一,近年来伴随着食品、医药等行业的快速发展,覆盆子酮等材料的应用需求不断释放,但在供应方面,其市场仍对进口存在着依赖性,中国则为其进口来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