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

报告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印度> 投资环境
印度经济数据造假对印度的影响并不大
时间:2019年08月8日 来源:www.newsijie.cn 作者:张良 点击量: 18

虽然印度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但是近期,印度政府发布的一组数据却遭到质疑。但是印度经济统计造假,可能没那么严重。对于莫迪政府来说,经济数据造假的指控未必会有太大影响。毕竟,印度的明天才是未来。

这种质疑的声音来自印度财政部前首席经济顾问苏布拉玛尼安发表的质疑印度GDP统计方法的论文,声称印度经济增长率在2011年-2017年间被高估了2.5个百分点。这一观点传出后,迅速为全球所密切关注,某些资本大鳄如罗杰斯甚至扛出了“狙击印度”的做空大旗。

也有很多人以“幸灾乐祸”的态度看待印度的GDP闹剧,认为其不过是吸引投资、赢得选举的一种手段,如今泡沫被戳穿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的国际玩笑。印度经济数据所谓的造假,无非是一种计算方法的“更新换代”。

苏布拉玛尼安攻击印度经济数据造假,也是利用“回归分析法”得出的结论。他的这套方法是否一定是“正确”的呢?对此,有学者利用其算法来测算德国的经济数据,发现德国公布的GDP增长比“回归分析法”计算出来的竟然也高出1.8个百分点。

那么,这是德国和印度都造假了,还是说苏布拉玛尼安特意选择了一个具有倾向性的计算方法呢?就目前看,印度的统计方法确实有“掺水分”的嫌疑,且水分还不小。如2015年印度调整了GDP核算方法后,将制造业月度指数强行绑定于同类商品。

农牧业不再以肉类总产量和总产品衡量产出,而是以肉类不同部位来统计;牛粪和羊粪属于有机肥产量;贫民窟里用竹竿和塑料布搭起的棚户算作房地产;路边摊贩作为服务业计算……类似荒唐的统计方法还有不少。

但这般操作很多国家也都知道,甚至自己也在这么做。如意大利将“毒品”、“性交易”、走私和地下产业纳入GDP计算后,英国、法国、荷兰等立即纷纷效仿追随,欧盟甚至于2014年正式颁布新法令,要求各国都把性产业与毒品交易等领域的产值纳入GDP。

美国的计算方法也是“见不得光”,有相当部分地区将毒品、赌场、性交易作为支撑“GDP世界第一”的重要产业。这样看来,印度经济数据造假也未尝不可、无可指摘,因为他们的计算方法至少要比欧美“干净”得多。

新思界分析师认为,就目前看,对刚刚无悬念获得连任、将主要反对党国大党远远甩开的莫迪政府来说,印度经济数据造假的指控在国内激起的水花,远远不及国际。此事对于莫迪政府而言,未必会有太大影响。

更多相关信息,关注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印度投资环境研究分析报告》


关键字: 数据造假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
报告检索
结果共 23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