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汽车轮胎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钢丝帘线、炭黑等原材料供应商;中游主要为斜交轮胎、子午线轮胎等产品制造商;而下游为汽车轮胎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辆、飞机等制造工业。
作为汽车轮胎的主要应用领域,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整个汽车轮胎产业。根据米其林Michelin年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9-2020年间,由于受到汽车消费疲软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轮胎销量大幅缩减,到2020年仅为16.0亿条;但到2021年,得益于疫情形势的好转和汽车市场的回温,全球轮胎销量又迅速回升到17.3亿条,同比增长8%。
印尼,是东南亚地区的最大经济体,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汽车轮胎生产市场。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在上游环节,印尼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天然橡胶供应市场,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适宜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根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印尼天然橡胶产量达到了312.2万吨,占据着全球天然橡胶总产量约22%的比重,仅次于泰国。而上游相对充足的天然橡胶产量,也为印尼的汽车轮胎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在下游,汽车工业是印尼汽车轮胎的主要应用市场。根据印度尼西亚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印尼的汽车批发量超过了104.8万辆,同比增长18.1%;同年,印尼的汽车零售量接近101.4万辆,同比增长17.4%。而下游国内汽车批发量和零售量的持续增长,也为印尼的汽车轮胎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根据新思界行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年印度尼西亚汽车轮胎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印尼的汽车轮胎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国内的汽车轮胎市场仍高度依赖进口。具体来看,根据印度尼西亚轮胎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印尼的汽车轮胎市场仍由进口品牌占据着主要份额,占比接近80%,且大部分品牌来自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而相比之下,大象轮胎、MASA等印尼本土的汽车轮胎汽车,虽然在近几年的企业销售额有所增加,但在本国市场的竞争力仍存在着较大的增强空间。
新思界印尼市场分析师认为,近年来,上游天然橡胶材料供应充足,下游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加,给印尼轮胎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由于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技术及设备的相对落后,印尼目前的汽车轮胎市场仍高度依赖进口,中国和印度的汽车轮胎品牌在该市场的竞争地位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