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其组成构件为钢梁、钢柱、钢桁架等。从产业链来看,钢结构产业上游是原材料供应,主要为板材、长材、型材等;钢结构产业中游是生产加工环节,即制造建筑钢结构、桥梁钢结构、设备钢结构等产品;钢结构产业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房地产、建筑、桥梁建设等。
在“双碳”背景下,中国住建部明确提出要在各公共建筑中积极采用钢结构,并规划了发展路径与目标。在政策支持、多高层建筑和厂房建设需求增加驱动下,中国钢结构产业得到极大发展。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钢结构加工量为11200万吨,同比增长10.45%,已连续两年突破1亿吨;其中安徽、山东、广东、浙江等是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地区。得益于建筑市场良好发展,印尼钢结构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首先,钢结构的模块化生产方式有利于缩短建筑施工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钢结构具有良好抗震性能,可以有效抵抗自然灾害影响,在印尼建筑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众多海外企业入驻带动厂房建设需求增长、政府不断投资用于公共住房建设,促进了印尼建筑市场发展。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预计2029年印尼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4078.7亿美元,预测期间内(2024-2029年)其市场规模将继续以7.5%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因此,印尼钢结构市场需求有望随着建筑市场规模扩大而释放。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印度尼西亚钢结构市场投资环境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印尼还从海外国家大量进口钢结构,其中包括中国。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钢结构(海关编码:73089000)出口总量约为1064.0万吨,出口总额约为1236.6亿元,出口市场以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为主;其中出口到印尼的总量约为73.7万吨,同比近增长6.6%,位居中国前三大出口目的市场行列。
新思界印尼市场分析师表示,钢结构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具有施工简单、重量轻、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绿色环保等优势。受多种因素利好,印尼建筑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扩大趋势,从而有助于上游钢结构市场需求扩张。但由于本地企业供应能力尚不能满足下游产业发展需求,目前印尼还需从中国等海外国家进口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