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装备是指在低温环境下运输和储存易腐物品所需的各种设备和系统,包括冷藏车、冷库、冷藏集装箱、温控监测系统等,这些装备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保持恒定的低温环境,确保食品、药品等易腐物品的质量和安全。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冷链物流装备在保障产品新鲜度和延长保质期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冷链物流装备的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制冷设备、温控材料、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供应,这些材料和技术为冷链物流装备的制造提供基础支持。中游环节包括冷链物流设备的生产制造,物流服务商和系统集成商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提供冷链运输、监控系统和数据分析平台。下游则是各种行业应用,包括食品、医药、化学品等领域。在食品行业,冷链物流装备用于生鲜食品、乳制品、肉类等的运输和储存。在医药行业,冷链物流装备用于疫苗、血液等对温度敏感的产品的物流。在化工行业,冷链物流装备被用于某些需要低温储存的化学品上。
全球冷链物流市场持续增长,2024年市场价值超过3200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突破8590亿美元,2024-2032年间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13.1%,带动冷链物流装备市场的快速发展,其中亚太地区增长最快,主要受益于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增加。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印度尼西亚冷链物流装备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印尼冷链物流装备市场发展迅速,增长主要受到需求增加、政策支持和技术进步的推动。随着中产阶级消费水平提升,食品和药品等温控商品需求增长,冷链物流成为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政府推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冷链设施投资,进一步促进了市场扩展。预计2025年印尼电子商务市场将超过465亿美元,电子商务和跨境贸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生鲜和药品电商,推动了冷链物流的需求,技术进步使冷链设备成本降低、性能提升,为冷链物流装备市场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思界印尼市场分析师表示,进入印尼冷链物流装备市场面临一定壁垒。首先,冷链物流装备技术含量高,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其次,市场对冷链物流服务的质量要求高,企业需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此外,印尼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电力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也对冷链物流装备的运行提出挑战。外资企业在进入市场时需充分了解本地法律法规、文化习俗,与本地合作伙伴建立良好关系,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