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照明是一种专门用于深海环境的特殊照明设备,其核心功能是在极端水压、高盐度、低温、无光的条件下,提供高强度、长寿命、耐腐蚀的照明支持。这类照明设备广泛用于海底勘探、海底机器人、潜水器、海底养殖、海底监控和科研等用途。与普通水下灯具相比,深海照明设备通常采用高压密封外壳、LED光源、钛合金或防腐不锈钢结构,并能承受超过3000米水深的环境,是海洋工程装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上下游产业链结构来看,深海照明设备的上游主要包括LED芯片、光学镜头、电源管理模块、光控系统、防水材料与密封件等关键元器件的制造;中游是深海灯具整机的集成设计与制造,包括光源系统、结构封装、电控系统的匹配与调试;下游则为各种终端应用市场,包括海洋能源开发、海底观测平台、渔业作业、水下机器人(ROV)、潜水装备、科研探测器以及海洋牧场等。伴随全球“蓝色经济”概念的崛起,海洋相关设备的整体市场需求不断提升。
全球市场方面,目前深海照明仍属相对小众但高增长潜力的专用装备市场。以美国、挪威、日本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强国,形成了较成熟的深海照明系统产业链,主要服务于海底机器人、海洋地震监测系统、远程操作潜水器等,2024年美国水下LED灯市场规模超过2.7亿美元。在亚太市场,中国、韩国、印度、新加坡等国的海洋工程与科研设备制造商也逐步加强本土化研发,推动区域市场兴起,预计到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3.5亿美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印度尼西亚深海照明市场投资环境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显示,作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之一,印尼拥有超过17000个岛屿,海域面积约800万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海洋型国家”。印尼推出“全球海洋支点”战略,在深海探测、海底管道安装、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方面需求持续上升,相关深海作业对高强度、耐腐蚀、抗高压性能的照明设备依赖日益增强。印尼大力发展海洋渔业与海底矿产资源,推动建设深海观光潜水、海底研究站和海洋保护区,专业级深海照明系统采购量增加。在环保法规和船舶安全标准(如SOLAS、PMS)趋严的背景下,海洋平台、船舶维修及检测场景需求升级,进一步促进深海照明市场增长。
新思界印尼市场分析师表示,印尼政府为包括照明系统在内的海洋智能设备产业提供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融资支持等配套政策,吸引外资参与关键装备制造本地化合作,共同推动技术与产业转型。凭借国内LED封装产业成熟、海洋装备配套能力强,且成本控制能力出众等优势,中国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出口产品参与市场建设,更有条件通过合资设厂、本地服务中心建设、合作科研试点等多种方式,深度绑定印尼海洋产业发展,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产业链布局的价值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