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作为节点,通过有机多齿配体(如二羧酸、杂环配体)以配位键连接,构成一维、二维或三维框架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具备气体吸附、大规模孔隙调控与分子筛选特性,适用于气体存储、碳捕集、催化反应、传感与药物传递等场景。与传统多孔材料相比,MOFs的结构可设计性极强,孔径与金属中心可依据用途调整,是未来绿色化与分子级制造方向的重要材料基础。
全球MOFs市场增长迅速,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3.8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突破8.7亿美元,北美地区在市场规模和研发投入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得益于美国和加拿大在碳捕集、气体存储、催化和制药领域广泛应用MOFs技术,以及政府强力支持的先进材料项目。欧洲市场增长较快,德国、法国和英国通过政策推动清洁技术与碳捕捉装置中的MOFs商业化应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新加坡金属有机框架行业市场现状及海外企业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新加坡高度重视绿色科技、减碳和智能制造发展,承诺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MOFs在碳捕集、氢能储存、水处理与新能源催化等前沿应用中需求迅速提升。2025年1月,新加坡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19.3%,半导体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8.9%,新加坡半导体产业向更小制程(如3nm以下)发展,推动对新型介电材料的需求,生物医药产业向精准医疗转型,促进MOFs在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半导体和生物医药产业对MOFs材料的需求增长显著。
新加坡MOFs市场进入壁垒包括高技术门槛与研发投入、原材料纯度与一致性控制、以及终端应用认证要求。MOFs产品需满足高比表面积稳定性、孔径精准控制及功能化稳定性测试,研发周期长、资本密集,难以快速规模化生产。下游应用场景(如医药、食品、水处理)的法规合规与安全验证非常严格,新企业需具有研发能力、实验平台与认证经验才能进入主流项目供应体系。
新思界新加坡市场分析师表示,新加坡通过国家研究基金(NRF)及RIE2025计划,将先进材料、绿色清洁技术列为战略重点领域。政府通过高强度财政和研发投入、政策机制引导产研结合、绿色金融平台保障产业示范融资,以及创新生态体系支撑企业合作,为外企和本土研发主体提供了建设研发转化能力、试点部署应用与形成市场规模的稳固政策基础,使新加坡成为MOFs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优选高地。外资企业若在此设立研发或中试基地,有望辐射东南亚乃至整个亚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