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政治社会稳定、商业网络广泛、融资渠道多样、法律体系健全、政府廉洁高效。
根据KPMG应变能力调查报告,新加坡的应变能力指数(ChangeReadiness Index,简称CRI)在127个国家或地区中位居榜首,再次成为世界上应变能力最强的国家。报告指出,新加坡应变能力强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三方面,即开放和多元化经济(新加坡排名第一)、政府执行战略规划和横向发展的能力(新加坡排名第一),以及强大的人力资本(新加坡排名第四)。
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15年全球经商环境报告》中,新加坡连续九年名列榜首。
世界经济论坛《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新加坡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第二位。
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2015年全球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中,新加坡排名第二位,仅次于中国香港。
在彭博社发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国家》排行榜中,新加坡排名第八位。
在英国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2015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新加坡排名第四位,在纽约、伦敦、香港之后。
在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2013年统计报告中,新加坡在全球外汇交易中心中名列第三,排在伦敦、纽约之后。
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2015年全球财富管理中心报告》中,新加坡排名第六。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14年人类发展报告》,2014年新加坡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901,位列187个国家中的第9位。
宏观经济:2009年以来,新加坡经济实现持续增长。2014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3900.89亿新元,约合3078.6亿美元,增长2.9%,人均GDP增长0.54%至56284美元。其中,制造业占17.4%,批发零售业占16.5%,商业服务业占14.9%,金融保险业占11.8%,运输仓储业占6.5%。
通胀率:2014年新加坡通胀率1.0%。
失业率:2014年全年失业率1.9%
金融环境:2014年新加坡货币供应量(M2) 5125亿新元,同比增长3.3。利率、汇率保持稳定,活期存款利率为0.11%,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0.31,基础贷款利率为5.35%,美元兑新元汇率1:1.2671(2014年平均)。
外汇储备:2014年年末,新加坡官方外汇储备2569亿美元。
财政收支:政府财政稳健平衡。2014年新加坡政府预算盈余51.9亿新元,年末政府国内债务余额3714亿新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占7.49%,无外债。
主权信用评级:截至2015年4月1日,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对新加坡主权信用评级为AAA/F1+,展望为稳定。截至2014年12月2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对新加坡主权信用评级为AAA/F1+,展望为稳定。
经济前景:新加坡政府对经济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根据新加坡贸工部2015年5月26日发布的报告,新加坡认为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复苏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改革,将为新加坡带来较好的外部环境,但是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和中国经济放缓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新加坡政府预期2015年经济增长率在2%}4%之间。其中,制造业、批发贸易业等外向型行业将有较快发展,而受制于收紧外籍劳务政策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如建筑业等,将遇到一些困难。
2015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新加坡有两家企业上榜,分别为排名第252的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和排名第453的伟创力(Flextronics International),2014年两家企业的营业收人分别为430.85亿美元和261.48亿美元。
石化工业: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和石油贸易枢纽之一,也是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日原油加工能力超过130万桶,其中埃克森美孚公司60.5万桶,壳牌公司45.8万桶,新加坡炼油公司28.5万桶。2014年石化工业总产值1034.8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34.1,就业人数2.62万人。主要产品包括石油、石化产品及特殊化学品,企业主要聚集在裕廊岛石化工业园区。
电子工业:新加坡传统产业之一,2014年总产值826.9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27.2%,就业人数7.14万人。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计算机外部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电信及消费电子产品等。
精密工程业:2014年总产值371.8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12.2%,就业人数9.16万人。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引线焊接机和球焊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0%}、自动卧式插件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为60、半导体与工业设备等。
海事工程业:2014年总产值338.3亿新元,占制造业总值的11.1%,就业人数11.39万人。新加坡岸外海事工程的主要建造和供应商是胜科海事(Sembcorp Marine)和吉宝集团(Keppel Group)。
生物医药业:新加坡近年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4年总产值214.7亿新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7.1%,就业人数1.68万人。世界10大制药公司等国际著名医药企业主要落户在启奥生物医药研究园区和大士生物医药园区。
批发零售业:2014年产值644.4亿新元,占GDP的16.5%。
商业服务业:2014年产值581.7亿新元,占GDP的14.9%。
金融保险业: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第三大外汇交易中心和第六大财富管理中心,是亚洲美元中心市场,也是离岸人民币第二大清算中心。2014年金融保险业产值460.3亿新元,占GDP的11.8%。当地主要商业银行为星展银行(DBS)、大华银行(UOB)和华侨银行(OCBC)。
运输仓储业:2014年产值253.6亿新元,占GDP的6.5%0
资讯通信业:2014年产值149.2亿新元,占GDP的3.8%。新加坡主要电信企业为新电信(Singtel)、星和电讯(Starhub)和第一通讯(M1)。
旅游业:2014年旅游业收人235亿新元,与上年持平。全年到访游客1508.68万人次(不含陆地人境的马来公民),下降3.1,酒店住房率85.5%,前五大客源地依次为印度尼西亚、中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印度,其中中国游客172.16万人次,下降24.2%,占外国游客总数的11.4%。2014年接待外国游客1508.6万人次。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新加坡是高度开放的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得先机,经济对外依存度和国家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大力推进经济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新加坡牢牢把握这一趋势,于2010年确定未来10年(2011-2020年)经济发展3大战略重点,即提高劳动生产力、提升企业能力和打造环球都市,并相应制定了7大经济发展战略:
(1)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2)打造环球一亚洲枢纽;
(3)建设富有活力的多元化企业生态;
(4)加快研发成果商品化;
(5)实现能源多元化和提高能源效率;
(6)提高土地利用率;
(7)打造独特的环球都市和宜居家园。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负责从宏观角度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指导国家经济发展方向。未来几年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保持GDP持续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岗位、控制通货膨胀、构建富有活力与稳定的知识性产业枢纽、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新加坡15%的土地面积用于建设道路,形成以8条快速路为主线的公路网络。截至2013年底,新加坡公路总里程3452千米,其中快速路161千米,干线公路662千米。为缓解高峰时段道路拥堵,新加坡政府于1998年开始实施电子道路收费制度(ERP),2013年底全国共设74个电子收费闸门。
2011年7月,马来亚铁路新加坡段停运。2013年2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达成协议,将修建吉隆坡至新加坡高速铁路(“泛亚铁路”的最南段),计划全长330千米,耗资120亿美元,2020年建成,目前尚未开始招标。截至2013年年底,新加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182千米,其中地铁(MR下)153.2千米,设105个站点,轻轨(LR下)28.8千米,设35个站点。
新加坡是亚洲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樟宜国际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机场,2014年航班起降34.1万架次,客运量5409万人次,货运量221.63万吨。截至2014年底,100多家航空公司入驻新加坡,形成以新加坡为中心往返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个城市、每周近6600个班次的航空网络。9家航空公司已开通新加坡往返中国26个城市的航线。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燃油供应港。新加坡港已开通200多条航线,连接12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有4个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船泊位54个,为全球仅次于中国上海的集装箱港口。2014年新加坡港货运量5.8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387万标箱。截至2014年年底,新加坡注册船舶4595艘,总吨位8225万吨。
截至2014年底,新加坡固定电话用户199.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09.3万户,其中3G用户460.9万户、4G用户318.2万户,宽带用户1152.5万户,其中无线宽带用户1007.4万户。新加坡政府计划2015年实现光纤到户,将宽带网速提升到1Gbps,宽带普及率提高到90%。
新加坡自然资源短缺,部分水、气资源需要从国外进口,电价也与国际油价波动密切相关,水、电、气价格平均每季度或每半年随市场变化调整一次。
水价:2015年4月,居民用户每月40m³以内自来水用水量的价格为1.93新元/m³,超出部分则为2.47新元/m³;非居民用户自来水价为2.23新元/m³;船用自来水3.27新元/m³;另外对每件卫浴设备每月收取3新元。工业用自来水1.30新元/m³,新生水1.91新元/m³。
电价:2015年4月,居民和非居民用户的低压用电含税价格为每千瓦小时0.2087新元。
天然气2015年4月,家庭用户天然气含税价格为0.1762新元//kWh
根据发布的《2014新加坡劳动力市场报告》,新加坡本地人口实现较充分的就业,2013年6月一2014年6月,新加坡本地劳动力增加4.3%。增幅为过去10年最高,月末劳动力总数达353万人;整体失业率2.0%,公民失业率为2.9%;本地居民月工资中位数(含公积金)3770新元。人力部预测在未来几年,战后婴儿潮一代将逐步淡出职场,新增劳动人口将会减少。
2015年4月,新加坡散装水泥每吨94.1新元,16-32mm高强度钢筋每吨540新元,预拌混凝土每立方米100.5新元(等级为30),20mm骨料每吨20.7新元,黄沙每吨23.2新元。
在新加坡购买汽车必须有拥车证,拥车证的价格通过公开投标的方式确定,每月投标两次。2015年5月第一次投标成交价格如下:1600cc及以下排量的中小型汽车组68589新元,1600cc以上大型及豪华车组77600新元,货车和巴士组50098新元,摩托车组6512新元。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简称企发局或IE Singapore),是隶属于新加坡贸易工业部的法定机构,是新加坡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其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新加坡贸易发展局(贸发局)。企发局下设贸易促进部,并分设商务合作伙伴策划署和出口促进署,主要职责是宣传新加坡作为国际企业都会的形象以及提升以新加坡为基地公司的出口能力。
新加坡与贸易相关的主要法律有《商品对外贸易法》、《进出口管理办法》、《商品服务税法》、《竞争法》、《海关法》、《商务争端法》、《自由贸易区法》、《商船运输法》、《禁止化学武器法》、《战略物资管制法》等。
开展进出口和转运业务的基本条件:主要有:
(1)必须在新加坡组建一家公司并向会计与企业管理局注册(查询网址:licences.business.gov.sg,通过在线商业注册服务注册公司)。
(2)注册公司后,须向新加坡关税局免费申请中央注册号码。中央注册号码将允许您通过贸易网系统提交进出口和转运准证申请。
贸易交换网(TradeXchange)系统是新加坡全国范围内的贸易电子信息交换系统,能让公共和私营部门在此平台上交换电子贸易数据和信息。一般情况下,在新加坡开展进出口或转运业务必须在贸易交换网上获得相关业务准证(查询网址:www.tradexchange.gov.sg)。
货物的进口:货物进口到新加坡前,进口商需通过贸易交换网向新加坡关税局提交准证申请。如符合有关规定,新加坡关税局将签发新加坡进口证书和交货确认书给进口商,以保证货物真正进口到新加坡,没有被转移或出口到被禁止的目的地。一般情况下,所有进口货物都要缴纳消费税。如果进口货物是受管制的货物,必须向相关主管部门提交准证申请并获得批准。
货物的出口:非受管制货物通过海运或空运出口,必须在出口之后3天内,通过贸易交换网提交准证申请。受管制货物,或非受管制货物通过公路和铁路出口的,需要在出口之前通过贸易交换网提交准证申请。出口受管制货物还必须事先取得相关主管机构的批准或许可。
货物的转运:所有从一个自由贸易区转运至另一个自由贸易区的货物,或在同一个自由贸易区内转运受主管部门管制的货物,必须事先通过贸易交换网取得有效的转运准证才能将货物装载到运输工具上。
新加坡对进口商品检验检疫的标准和程序十分严格。负责进口食品、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部门是农粮兽医局(Agri-Food and VeterinaryAuthority,简称农粮局或AVA),负责进口药品、化妆品等商品检验的部门是卫生科学局(Health Science Authority,简称HSA)。
农产品和食品检验:农产品和食品的进口商须向AVA申请执照,只有获得AVA进口执照的贸易商才能在新加坡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口业务。AVA有完整的一套食品安全计划,对肉、鱼、新鲜水果和蔬菜、蛋、加工食品等商品的进口来源、包装运输、检验程序、检验标准有不同的要求和详尽的规定(查询网址:www.ava.gov.sg)。
动物检疫:只有获得AVA执照的进口商才可以在新加坡从事商业用途的动物进口。每次进口动物须向AVA申请许可,并提前获得海关清关许可。所有进口动物需符合AVA的兽医标准(查询网址:www.ava.gov.sg)。
植物检疫: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需出示原产国有关机构签发的植物检疫证书并获得AVA的进口许可。所有进口植物及植物产品必须符合AVA规定的健康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植物及植物产品进口后必须接受AVA检查。受华盛顿公约(CI下ES)保护的濒临绝种植物,必须备有CI下ES的许可证方可进口。
药品、化妆品检验:根据《药品法》、《有毒物质法》、《滥用药物法令》,新加坡所有从事药品进口、批发、零售以及出口的经营者需向HSA取得相关许可方可开展业务。进口药品和化妆品前,需向HSA如实申报其成分、疗效等相关信息,获得批准后方可进口。HSA对进口相关产品进行抽检,一旦与申报不符,即取消其经营相关产品的资格。
新加坡海关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海关法》、《货物和服务税收条例》、《进出口管理条例》、《自由贸易区条例》、《战略物品管制法》、《禁止化学物品法》等。具体可查询www.customs.gov.sg/
新加坡《海关法》规定,进口商品分为应税货物和非应税货物,应税货物包括石油、酒类、烟类和机动车辆等4大类商品,非应税货物为上述4大类商品之外的所有商品。应税货物和非应税货物进口到新加坡都要征收7%的消费税,应税货物除征收消费税外,还需征收国内货物税和关税。
根据2008年10月中新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新加坡对从中国进口的应税货物税率给予了优惠安排。根据协定,新加坡已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全部自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中国也于2010年1月1日前对97.1%的自新加坡进口产品实现零关税。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经商参处
地址:150 TANGLIN ROAD SINGAPORE 247969
电话:0065-64121900
传真:0065-67338590
电邮:sg@mofcom.gov.cn
网址:sg.mofcom.gov.cn
新加坡中资企业协会
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China Enterprises Association(Singapore))
地址:5 Temasek Boulevard #07-03 Suntec Tower Five Singapore038985
电话:0065-68830708
传真:0065-68830443
电邮:joy.yang@cea.org.sg
网址:www.cea.org.sg
新加坡驻中国使领馆
(1)新加坡驻中国大使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秀水北街1号
邮编:100600
电话:10-65321115
传真:010-6532 9405
电邮:singemb_bej@sgmfa.gov.sg
(2)新加坡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处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秀水北街1号
邮编:100600
电话:010-65321115转218, 220
传真:010-65329412
电邮:beijing@iesingapore.gov.sg
(3)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馆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办公楼2418室
邮编:510613
电话:020-38912345
传真:020-38912933(consular)、38912123(visa)
电邮:sin_ consulargz@yahoo.com.cn
(4)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馆
地址:上海市万山路89号
邮编:200336
电话:021-62785566
传真:021-62956038(consular)、62956099(visa)
电邮:singcg_ sha@sgmfa.gov.sg
(5)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馆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厦禾路189号银行中心05-07/08室
邮编:361003
电话:0592-2684691
传真:0592-2684694
电邮:singcg_xmn@sgmfa.gov.sg
(6)新加坡驻成都领事馆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顺城大街308号冠城广场31-D
邮编:610017
电话:028-86527222
传真:028-86527555
电邮:chengdu@iesingapore.gov.sg
(1)新加坡经济发展局(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E
地址:250 North Bridge Road #28-00 Raffles City Tower Sinc179101
电话:0065-68326832
传真:0065-68326565
电邮:clientservices@edb.gov.sg
网址:www.sedb.com.cn
(2)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北京代表处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1座2729室
邮编:100004
电话:010-65059393
传真:010-65059466
电邮:edbbj@edb.gov.sg
(3)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上海代表处
新加坡中心(上海)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333号瑞安广场1908室
邮编:200021
电话:021-63852626
传真:021-63852290
电邮:edbsh@edb.gov.sg
(4)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广州代表处
新加坡中心(广州)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北路233号中信广场办公楼3603室
邮编:510613
电话:020-38911911
传真:020-38911339
电邮:edbgz@edb.gov.sg
(5)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成都代表处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滨江东路9号成都香格里拉中心办公楼18楼
邮编:610021
电话:028-66065143
传真:028-66065131
(6)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武汉代表处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建设大道568号新世界国贸大厦1座39层0号
邮编:430022
电话:027-85558101
传真:027-85558102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安外东后巷28号
电话:010-64515042、64226273、64515043
传真:010-64212175
电邮:kgjyb@126.com
网址:www.caitec.org.cn